服务电话:400-023-5318
合作联系:service@escat.cn
NEWS CENTER
|
冷链运输:让新鲜“不断链”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或许常常忽视一个幕后英雄——冷链运输。从超市里新鲜的肉类、水果,到医院里救命的药品,它们能够安全、新鲜地抵达我们手中,背后离不开冷链运输的默默付出。那么,冷链运输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,能够跨越时空,守护食材与药品的品质呢? 冷链运输,是一种特殊的物流形式,它就像一个移动的“大冰箱”,通过制冷技术和保温设备,让易腐食品、药品等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中,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,每一步都精心呵护,最大程度减少损耗,保证物品的质量。想象一下,如果没有冷链运输,夏季的冰淇淋还没到嘴边就已融化,海鲜在运输途中就已变质,那些对温度敏感的药品也可能失去药效。 近年来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对生鲜食品和药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,冷链运输市场也迎来了快速发展。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食品冷链物流业务总需求量为1.92亿吨,同比增长4.35% ,冷库总容量达2.6亿立方米,同比增长6.12%。这些数字的背后,是冷链运输行业不断壮大的身影。 冷链运输的发展,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。如今,先进的制冷技术让冷藏设备的温度控制更加精准,能满足不同物品对温度的严格要求;物联网技术则为冷链运输装上了“智慧大脑”,通过在冷藏车、冷库中安装传感器,实现对温度、湿度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远程调控。一旦运输过程中出现温度异常,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,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,确保货物始终处于最佳储存状态。在一些大型冷链物流企业,自动化分拣设备也已投入使用,大大提高了货物的分拣效率,减少了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失误。 然而,冷链运输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,也面临着诸多挑战。一方面,冷链运输的成本较高,冷藏车的购置成本是普通货车的2 - 3倍,油耗还高30% - 40%,再加上专业的制冷设备维护和专业司机的人工成本,让不少企业的运营压力不小。另一方面,目前冷链运输行业的标准化程度还有待提高,不同地区、不同企业之间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存在差异,在货物装卸、中转等环节容易出现“断链”现象,导致物品损耗增加。此外,冷链运输的基础设施分布也不均衡,东部发达地区相对完善,而中西部地区则较为薄弱。 为了推动冷链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,国家也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。例如,加大对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,构建“四横四纵”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,改善基础设施分布不均的问题;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,提高冷链运输的智能化水平;加强行业标准的制定和监管,减少“断链”现象的发生。 冷链运输,是一场与时间和温度的赛跑,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守护着舌尖上的安全与健康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的日益规范,相信冷链运输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新鲜与便利,让世界各地的美味和优质药品,都能更快、更好地来到我们身边。 |